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首 页     检察动态     检察新闻     理论研讨     以案说法     检察活动     检察荣誉     经费公开     公开听证
三严三实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12309中国检察网
吉州微信二维码
吉州微信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讨
如何稳定来访人员的情绪
时间:2018-08-2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接待来访人员。有些来访人员因诉求得不到解决,由于自身原因或者自身压力,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类来访者情绪易于激动,抑制能力较差;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来访者情绪激动时,往往认识范围狭窄,判断能力下降,我们接访人员再讲道理或讲法律都是没用的,讲了对方也听不进去,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还会引发严重后果。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控制对方的情绪,等到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来与对方讲道理摆法律。

所谓情绪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意识状态是情绪体验的必要条件。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适度控制。如何疏导控制对方的情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放低对方的重心让对方低位坐下。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绪高低与人的重心有关,重心高情绪就高,容易激动发火;重心低情绪就低,使人不容易激动发火。所以情绪高的时候一般都是站着,像吵架时大部分是站着,很少看到坐下吵架。每当来访人情绪激动时,我们首先要把对方安排坐下,把对方的重心降低,让对方的情绪有所缓解。而且座位越低发脾气的可能性越小,我们在接待室放一些矮一点的沙发,而且一坐就会陷下去,对方身体一收缩,重心下移,自然就火气也就下来了。

二是反应式倾听,并做好接访笔录。倾听在心理学上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失败、困惑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安慰、批评和说理,而是要有人听他倾诉。反应式倾听就是在听对方倾诉时要有反应,我们在听取对方的倾诉时要让自己的动作、语言、表情与上访对象倾诉时保持一致,让对方产生受重视的感觉,这样就容易稳定对方的情绪。同时也不能与对方争论,既不要同意对方的观点也不要反对对方的观点,眼睛要注视对方,嘴巴要哼哈不停,表情或惊讶或气愤或微笑,并伴随相应的语言。

三是重复对方的话。我们可以将对方的谈话内容加以归纳和整理,一点一点重复给对方听,你把对方的话重复一遍,对方就会感觉自己备受重视,认真听你重复,同时还在寻找你的重复有没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注意力相当集中,注意力一集中,心就冷静下来,脾气也就没有了。在重复对方话过程中,如果对方脾气越大重复时间越长,脾气小重复时间短,目的是努力让对方平静下来。

四是转移注意力。当前面几种方法还不能让对方的情绪平静下来,我们就要想办法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当情绪有所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有些强的兴奋点,此时如果建立一个或几个新兴奋点,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不谈来访的事,可以谈对方的家庭、工作、朋友等,谈对方另外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

五是认真办理。无论来访群众情绪如何稳定,但我们最终还是要解决问题。针对来访群众的困惑心理,释疑解惑是控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上访事件是由于群众对有关政策、法律不熟悉或者片面理解造成的。要面对面地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对于有的来访者过急、过高甚至无理的要求,即使政策上无依据、道理上讲不通,也不能一推了之,要耐心做好说服工作。这就要求接访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常识,真正做到讲清形势、讲明政策、讲透道理。此外,还应针对上访群众的求助心理,做好矛盾化解。不少上访人员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控申工作人员应切实发挥协调功能,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上级单位的沟通协调,尽可能帮助上访人员解决急难问题,促使上访问题的解决。最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版权所有: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