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首 页     检察动态     检察新闻     理论研讨     以案说法     检察活动     检察荣誉     经费公开     公开听证
三严三实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12309中国检察网
吉州微信二维码
吉州微信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12309客户端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讨
利用新媒体把握检察舆论宣传主动权
时间:2018-08-2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以互联网为核心技术载体的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播沟通方式由以往的“单向平面性”变为今天的“多向网状性”。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百姓最便捷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赢取公众支持的通道。面对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五个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将提高政法干警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作为五项重点能力建设之一。

一、新媒体时代给检察舆论宣传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冲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人们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政府的指令,开始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审视,用批判的眼光监督政府机关的工作,并用各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构,就面临从无所不能的全能机关向有限机关的转变,从管理式向服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与公民社会的遽然短兵相接,无疑会产生思想上的重大冲击。

(二)给宣传机制带来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宣传机构,地方媒体也会积极配合检察机关的宣传,所以检察机关只需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方式进行宣传即可。这种我们已熟悉的宣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严重挑战。比如,现在互联网上很多的涉法涉检新闻,特别是重大的负面新闻,并不是检察机关有意为之的结果。这样的“被宣传”将来会越来越多,考验着检察机关的工作水平和应对能力。

(三)给宣传方式带来的挑战

在以往的检察宣传中,由于多是自我宣传、自说自话,媒体只是原文照登,在宣传内容上,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现象。这种宣传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可以的,但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比如自我表扬、“扬长避短”的做法,在互联网时代只会引起网友的反感与质疑。对先进人物的过度拔高,因不符合真实世界的逻辑,也会造成人物形象苍白无力,使宣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二、新媒体时代检察舆论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给检察干警特别是基层检察干警能力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实际,以下几方面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对新媒体沟通能力建设重视不够

有些干警思想观念还没及时跟上新媒体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对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条件下新媒体沟通工作缺乏认真的学习和了解,对新媒体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准。有的错误的认为自己不上网,新媒体离自己还很遥远,与己无关。有的错误地认为新媒体报道没有什么效果,报道出去不会像传统媒体那样会产生较大的宣传效应,导致使用新媒体的意识淡薄。

(二)对新媒体存有恐惧心理,把新媒体视作洪水猛兽

对新媒体网络的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时刻担心热点事件上网,担心只要一上网就无法控制。害怕应对网络事件,担心稍有不慎,可能小事变成大事,从而遇有网络事件唯恐躲闪不及,不能从容应对,正确处理。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匮乏

没有相应的技术检测手段及时发现网络舆情的苗头,更缺乏专业人才来处理应对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

(四)缺乏制度性的长效机制

对网络这个宣传阵地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目前检察机关对于新媒体沟通的措施及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制度较为零散,或是原则性的规定,或是针对个案的应急预案,尚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形势,把握检察舆论宣传主动权

面对新媒体这柄“双刃剑”,检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地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新媒体时代检察舆论宣传工作规律的研究,着力把握新媒体的舆情传播规律,悉心体察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导公众情绪,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检察机关权威的声音及时传送到新媒体的各个角落,增加检察宣传的“正能量”。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涉检网络舆情意识

检察机关要从事关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四种意识”,加强对舆情规律、网络与检察群众工作的关系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形成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夯实提高社会沟通能力的思想基础。要充分认识防范和疏导网络舆情中的“民怨”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要充分认识关注和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对推动政治民主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尊重和沟通网络舆情中的“民意”对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掌握与网民沟通的技巧,对提高检察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平等传播意识。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在功能,提升执法公信力

首先,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主动发布重要、权威信息,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构建自己的媒体舆论场,增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其次,要充分利用网上调研等新媒体方式,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民情民意,汇集民心民智,为引导舆论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要通过新媒体与群众零距离对话,直接、主动与基层群众交流想法,深入了解纷繁的利益需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提高工作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提升检察机关良好的形象。第四,要自觉接受新媒体监督。面对比较激烈的网络舆论,要摆正位置,坦诚面对,科学分析网络舆情的性质,及时发布正确权威的信息,与关注事件者沟通对话,疏导群众情绪,负责任地处理和补正,以取得群众的谅解,避免事件矛盾升级。

(三)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妥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

检察机关要根据舆情传播的规律,念好“常、广、早、小、快、真、引、诚”七字诀,妥善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常”就是要将舆情监控做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有常设机构和经常值班的人员,提前监控预警,发现苗头和倾向及时处置,避免小热点演变成大热点,新热点拖成大难点、简单热点衍化成复杂矛盾。“广”就是发展壮大网络宣传和评论的队伍,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办法,广泛设点,密布监控和应对网络。“早”就是及早发现,掌握主动。发现苗头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启动应对机制,充分发挥“首因效应”,通过主动地表态,最大限度平息新媒体参与者和“围观者”的情绪,为自己争取主动。“小”就是舆情一出苗头就及时控制,要善于将小事件放在大背景下观察,提高敏感度,将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快”就是遇到事件要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处置,不等、不拖,快刀斩乱麻。“真”就是公布真相,信而有征,谎言终究是见不得阳光的,一旦被揭穿就很难弥补。“引”就是对于新媒体暴露出来的事件,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有效引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诚”就是要尊重民意,以诚相待,耐心答复,真情互动,不要居高临下,不要为自己表功颂德。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运用新媒体做好检察舆论宣传工作的综合效能

一要健全培训机制。将网络舆情应对纳入业务培训范围,打造觉悟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好的宣传队伍,同时还要提高全员应对舆论的整体水平。加强纪律作风教育,严明宣传纪律,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胜。二要建立舆情研判机制。深入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和定位,通过调研加强对检察工作的舆情风险评估,准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对于重大敏感案件,及时进行舆论风险评估,及时制定舆情引导预案。三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搞好舆情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研判,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四要建立网民诉求督办机制。正确处理好“手指尖”与“脚指尖”的关系,把网上交心网下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作为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新方式,对网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需求,层层跟踪督办,回访落实情况,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五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制定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在重大舆情中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等问题酿成群体性事件,或者判断失误、处置失当造成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的,或者迟报瞒报压报信息贻误最佳处置时机,造成工作被动的,严肃追究责任。六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通信管理部门负责行业发展,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的工作体系;要强化网络外交,主动与重要网站沟通,在发布、监控和引导上取得外部的支持,保证信息畅通,形成统一、互动的工作体系,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

版权所有: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